你的位置:首 页 > 教学专栏 > 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 正文

一、申报书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时间:2017-04-12 08:15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学校类别

政法院校

举办方

甘肃省公安厅

建校时间

1949年9月

学校性质

     ■公办     □民办

占地面积

1,408,973.54M2

在校生规模/

生均占地面积

2571/ 548 M2

教学行政用房/生均

84225.96M2

    /32.76 M2

教学仪器科研设备总值/生均

121235500元 / 47155

实验实训场所面积

    /生均

31425M2

/12.22 M2

生均宿舍面积

18 M2

教职工总数

334

校内专任教师数/

校外兼职教师数

286人 / 109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37.79 %

     生师比

     (折算)

9:1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人数/占比

114/40.07 %

专任教师双师素质人数/占比

175/ 61.24 %

生均图书

176.67

专业设置数

17

最近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情况

年份

2010

结论

合格

 原示范校建设情况

□国家示范校  □国家骨干校  □省示范校  ■无

学校获省部级重大建设项目或表彰

奖励项目名称

授予部门

获奖文件名称文号

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省教育厅

甘教厅[2010]112号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省级及以上重点或特色建设专业


专业名称

立项单位

获奖文件名称文号

刑事侦查(省级特色专业点)

省教育厅

甘教

[2010]20

刑事技术(省级特色专业点)

省教育厅

甘教高[2011]23号

治安管理(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点)

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

甘财教[2011]216号

交通管理(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点)

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

甘财教[2011]216号

治安管理(公安部重点专业培育点)

公安部

公人传[2015]176号

治安管理(省级特色专业点)

省教育

甘教高[2016]49号

近五年厅级及以上教学成果获奖

获奖项目名称

授予部门

获奖文件名称文号

2012年度公安高等教育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特警专业教学练战一体化培养探索

公安部

公人传发[2012]160号

2012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治安管理》

省教育厅

甘教高[2012]31号

2012年省级思政精品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省教育厅

甘教厅[2012]

168

201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竞赛一等奖

省教育厅

甘教高[2012]54号

2012年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教师二等奖、三等奖

公安部

政治部

     荣誉证书

2013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公安应用写作》

省教育厅

甘教高[2013]39号

2014年度省级思政精品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省教育厅

甘教思

[2015]4

2014年度甘肃省高校思政“精彩一课”

省教育厅

甘教思

[2015]3

2015年度甘肃省高校形势与政策“精彩一课”

省教育厅

甘教思

[2016]5

2015年甘肃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甘肃省教育科  

  学研究所

甘教学会[2015]5号

2015年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大赛三等奖

省教育厅

省高校工委

甘高宣教[2015]7号

2016年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治安管理》

省教育厅

甘教高[2016]49号

2016年度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治安管理专业“教、学、练、战”一体化实践教学研究

省教育厅

甘教高[2016]49号

近五年厅级及以上教学成果获奖

2016年度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治安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省教育厅

甘教高[2016]49号

2016年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教师组一项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

公安部

政治部

荣誉证书

甘肃省第三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优秀奖

省总工会

省教育厅

荣誉证书

近五年省级/国家级学生技能竞赛

获奖


竞赛项目名称

授予部门

获奖文件名称文号

2012年公安部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二等奖  李梅娟

公安部

政治部

荣誉证书

2012年公安部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杨凯文

公安部

政治部

荣誉证书

2012年公安部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李峰盛

公安部

政治部

荣誉证书

2012年公安部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徐彦文

公安部

政治部

荣誉证书

2012年公安部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周小龙

公安部

政治部

荣誉证书

2012年公安部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文帅

公安部

政治部

荣誉证书

2012年公安部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张荣海

公安部

政治治

荣誉证书

2012年公安部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朱海滨

公安部

政治治

荣誉证书

2016年公安部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二等奖  吴晓薇

公安部

政治治

公人传发〔2016〕252号

2016年公安部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二等奖  李儆

公安部

政治治

公人传发〔2016〕252号

2016年公安部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陈辅海

公安部

政治治

公人传发〔2016〕252号

2016年公安部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赵亚龙

公安部

政治治

公人传发〔2016〕252号

2016年公安部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朱小军

公安部

政治治

公人传发〔2016〕252号

2016年公安部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张逸男

公安部

政治治

公人传发〔2016〕252号

2016年公安部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许超

公安部

政治治

公人传发〔2016〕252号

2016年公安部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学生综合素质三等奖  王伟舜

公安部

政治治

公人传发〔2016〕252号

2016年公安部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学生团体三等奖

公安部

政治治

公人传发〔2016〕252号

第五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甘肃赛区公共英语组二等奖   冯昊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荣誉证书

教师参加国(境)外培训人次(两周以上)

2人次

教师参加国内培训人次(三日以上)

95人次

培训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比例

       33%

教师获省级及以上表彰奖励人数

41

省级及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含精品课)数

5

近五年正式出版校本教材数

24

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数(省级/国家级)

0/0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数(省级/国家级)

5/0

年份

2014

2015

2016

新生报到数/录取数(报到率)

937/ 956

98.01%

951/ 985

96.55 %

1163/ 1173 99.15 %

普通高考统考招生第一志愿投档总数所占比例

100%

100%

100%

单独招生报名人数

/单独招生人数

0/0

0/0

0/0

毕业生数/就业数

(初次就业率)

806   /73190.69 %

468/45396.79 %

698/674  96.56%

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

对口率

 96%

96.56%

96.4%

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起薪线(月薪)

3000

3000

3500

学生对学校满意度

96.5%

95.4%

96.8%

用人单位满意度

95.6%

92.8%

94.5%

省级及以上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年份

项目名称

立项单位



招生与就业创业

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情况

年份

项目名称

立项单位



省级及以上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年份

项目名称

立项单位

2001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司法鉴定中心

省公安厅

2015

刑事科学技术

研究中心

省公安厅

2015

全省公安科技

专家库

省公安厅

省级及以上培训机构建设情况

年份

项目名称

立项单位

2015

全省公安机关反恐训练基地

                          省公安厅

2015

全省公安机关信息网络安全训练基地

省公安厅

2015

全省公安机关禁毒训练基地

省公安厅

2015

全省公安机关警犬训练繁殖基地

省公安厅

2015

全省公安机关技术侦察训练基地

省公安厅

省级及以上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开展情况

年份

项目名称

立项单位



省级及以上校企合作

平台建设情况

年份

项目名称

立项单位

2015

全省公安机关反恐训练基地

                          省公安厅

2015

全省公安机关信息网络安全训练基地

省公安厅

2015

全省公安机关禁毒训练基地

省公安厅

2015

全省公安机关警犬训练繁殖基地

省公安厅

2015

全省公安机关技术侦察训练基地

省公安厅

近五年横向技术

服务到款额

1500万元

近五年纵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40.89万元

近五年技术交易到款额

47.25万元

近五年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5959.96万元

近五年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数/共同

开发教材数

30/ 9

近五年合作企业对学校捐赠和准捐赠的仪器设备总值

1500万元

(省公安厅调拨)

近五年为企业培养

员工数量

17050人次

2016年校企合作企业总数

82

近五年为中高职院校培训教师数量

47人次

近五年为中高职院校培训干部数量

18人次

2015-2016学年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2016年应届毕业生的比例

516/ 74%

2015-2016学年合作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数/占顶岗实习学生总数的比例

650/100 %

2015-2016学年合作企业支持学校兼职教师数/占兼职教师总数的比例

94/ 86%

2015-2016学年订单培养数/占全日制高职在校生的比例

229/8.8%












  

二、现有办学基础和优势特色概述


2000字以内,主要包括:学校办学定位、现有办学条件、专业水平和特色、社会服务能力、综合办学水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在省内外高职院校和行业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一、办学定位及目标

    坚持政治建校,依法办学;坚持教学中心,质量为本;坚持突出特色,全面育人;坚持厅院一体,院局融合;坚持面向公安,服务社会;坚持学研结合,创新发展;坚持立足甘肃,辐射西北。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突出公安教育特色,以服从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推进公安院校人才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为动力,实行学历教育、公安科研、在职培训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不断改善办学基础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厅院一体化”建设,到“十三五”末期,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人,年均培训在职公安民警保持在5000人次以上,办学总规模10000人,使学院成为甘肃乃至西北公安司法机关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补充人民警察的主要渠道,为实现甘肃公安升级版战略布局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文化引领和智力支持。

二、办学基础条件

学院总占地2100亩,生均占地面积548M2;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8.4万M2,实验实训场所3.1万M2;多功能警体训练馆、射击馆、擒拿格斗训练馆、实训街区楼、反恐侦查实验楼等各类实验实训场馆40个,馆藏图书61万册,电子图书10.6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近1亿元。专任教师286人,其中高级职称1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硕士以上学历114人,占40%。“双师型”教师175人,聘任公安机关兼职教官94人。建成全省公安机关反恐、信息网络安全、禁毒、技术侦察、警犬5个实战训练基地和1个刑事技术科研中心、14个研究所,校外教学实习基地42个。在校生3千人,在职公安民警培训年均5千人次。软硬件已基本达到本科院校标准,为全面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

三、专业水平及特色

现开设公安司法类、电子信息类等17个专业。其中,刑事侦查、刑事科学技术和治安管理三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治安管理和交通管理两个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同时治安管理专业也是公安部公安高等教育重点培育专业;警务技能教学团队和治安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荣誉。两届公安部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上,各专业13名教师、16名学生共获得个人一二三等奖29项,学生团体三等奖1项;警犬技术和国内安全保卫两个专业实行定向招生培养,为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改革和建立学院招生与公安机关招警统筹协调机制奠定了基础。2013至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总体就业率平均达到98.2%,专业对口就业率在96%以上。

(一)厅院一体、深度融合。2015年,省公安厅党委提出“厅院一体化”建设思路,即学院与省厅各业务警种、部门实行双向“嵌入”、深度融合,构建公安机关和学院一体化育人机制。警院与省厅五基地一中心在人才培养、民警培训、科研攻关、设备使用、成果转化等方面实行警务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实战训练与教学科研的深度对接、公安业务和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公安人才同育、师资队伍同建、理论研发同时、教育资源同享、文化建设同步”的目标。

(二)校局合作,突出实战。学院已经和全省14个市州公安机关、82个县级公安机关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践实习教学点,在人才培养、教学训练、公安科研、师资培养等方面全面实施合作。五年来,4000余名毕业生全部在公安机关顶岗实习;双方互派教师(民警)在校任教、在公安机关任职锻炼共130余人次,其中,学院聘任兼职教官、驻校教官共94人次,极大地推动了理论教学和公安实战对接。

(三)落实政策,定向培养。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有效解决公安机关警犬技术专门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全国公安院校率先实现警犬技术专业和国内安全保卫两个专业定向招生培养,为探索建立公安院校招生和公安机关招警协调机制奠定了基础。

四、服务社会

积极履行社会职责,为全省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在职民警培班100余期,培训民警1.5万人次;积极组织师生学员参与维稳、大型活动安保、畅交通等社会实践和公安实战活动,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五年来共派出2000余人次参加了兰马赛、环湖赛(兰州赛段)和省直机关招考公务员面试、体能测试执勤工作,百余名学员完成了民族地区的维稳执勤任务。特别是201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统一部署,派遣861名师生参加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安保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学院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安保工作先进集体,25名师生被评为先进个人;学生一大队被省公安厅授予集体二等功、2名教师被授予三等功、60名学生获得嘉奖。

五、综合办学水平

办学67年来,学院为西北省区公安、司法、保卫部门培养输送了1.5万余名专业警务人才,培训在职公安民警5万余人次。毕业生中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基层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和业务骨干,有5000多人次立功受奖,10多人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任长霞式公安局长”、“公安战线二级英模”等荣誉称号。2004年通过了省教育厅首届毕业生教育质量评估,2010年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甘肃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学院获得省部级教学名师3人,省部级特色(重点)专业3个,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思政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承担或完成厅级以上教科研课题40余项,获得厅级以上各类教学成果奖20余项。办学水平和治校能力在全省职业院校中逐步达到前列,为今后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

不断拓展办学功能,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做大做强在职民警培训教育,保持年均培训民警5000人次的规模。积极推动“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帮助指导基层公安机关办理疑难案件,破解技术难题,协助公安司法机关解决疑难技术问题,受理送检案件80余起,出具检验鉴定报告120余份。另一方面加大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力度,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实现办学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学院各类实验实训场馆,积极向公安、司法、海关、航空等部门提供训练和服务保障80余次。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维稳、大型活动安保和志愿者服务等社会服务活动,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得到了全省各界广泛好评。

七、行业领域地位和影响力

学院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发展。警犬技术和国内安全保卫专业率先实行定向招生培养,招录培养改革工作走在了全国公安院校前列。还与宁夏自治区公安厅签订合作培养协议,为宁夏公安机关招收培养了20名公安专业人才,实现了面向省外招生的突破。2017年,向新疆、青海、宁夏等省区输送警务专业人才400余人,实现了立足甘肃、辐射西北的办学目标。2016年,成功举办全国公安院校学报编辑研讨会和全国公安高等教育建设发展专题研讨会;2017年,又将牵头组织举办西部地区警犬训练工作会议和第四届西部公安院校治安管理专业研讨会,携手全国30多个公安院校共谋发展大计。学院在省内外高职院校和全国公安院校的影响力将逐步增强,为建设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和建设本科公安院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总体建设目标、思路


(2000字以内,主要包括:建设周期内将达成的总体目标,重点开展的项目任务、推进的改革举措)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全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和“十三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公安教育特色,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以服从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推进公安院校人才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改善办学基础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厅院一体化”建设,把学院建设成为我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学历教育、公安科研、在职培训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立足甘肃,辐射西北,成为甘肃乃至西北公安司法机关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补充人民警察的主要渠道,为实现甘肃公安升级版战略布局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文化引领和智力支持。

二、建设思路

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稳定规模、健康发展;突出特色、开放发展。

三、具体任务目标及措施

(一)体制机制创新与改革。以“厅院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建立完善学院章程、学院理事会、内部质量诊断体系、学术研究与评价体系、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建立完善学院内部质量诊断与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革学术委员会工作机制。加快建立学院招生与公安机关招警协调机制,确保公安专业招生规模与公安机关招警需求有机衔接,与学院培养能力相适应,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争取建立国内安全保卫、技术侦察、网络信息安全监察、反恐等特殊专业岗位和涉密职位以及人才紧缺的少数民族语言、刑事技术、警务通信技术等职位定向招生入警制度,保持定向招录培养规模。提高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比例,使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其成为公安队伍补充警力的主渠道。同时,立足本省,面向西北地区,为检察院、法院、监狱等部门输送合格毕业生。至2018年,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为5000人,每年培训在职公安民警5000人次以上。招生省区再增加1—2个。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制度创新加快发展公安本科教育。

(二)优质特色专业建设

1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推进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以现有省部级特色(重点)公安类专业为基础,其他专业协调发展,突出公安类专业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公安专业为主、多种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重点建设好9个新设专业和3个普通专业,将禁毒、经济犯罪侦查专业立项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或公安部重点专业。将刑事技术实验室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教学水平建设。建立健全院系两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将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全过程。继续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以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团队等项目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至2018年,建设10门校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思政精品课),建设3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

3、实验实训建设。加快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能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公安实战需要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和实践实习基地。投入3000万元资金,加强基础实验室、重点专业实验室、实训场馆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领先水平、科技含量和使用率。至2018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5亿元。

4、图书资料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专业图书资料和公安文献资料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和公安专网,扩大电子阅览室数量规模,全面实现图书文献信息资源查询和管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至2018年,馆藏图书总量达到70万册。2020年,达到80万册,生均达到160册。

(三)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规模适度、能战会教,顺应公安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教官队伍。至2018年,专任教师达到320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正高职称所占比例达到1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达到10人,校级学科带头人达到20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达到40人,培养3—5名在全国公安教育系统有较高知名度、科研成果达到省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优秀领军人才。

(四)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依托全省公安机关反恐、信息网络安全、禁毒、技术侦察、警犬五个训练基地和刑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完成一批省部级重大公安科研课题、创新成果和技术专利,参与公安机关行政、刑事案件办理、维稳、执勤数量比“十二五”增长一倍,特别是刑事科学技术、特警、警犬技术、国内安全保卫、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等特殊专业形成战斗合力,为公安机关的技术支撑、文化支撑贡献率更高。至2018年,省部级立项课题20项以上,主参编教材和著作20部,使学院成为甘肃公安理论研究和公安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推进专业对公安实战、社会需求对接,夯实学院技术技能积累的基础,把学院建成全省公安技术技能积累的资源集聚地;深化校局合作,丰富学院技术技能积累的实践形式;开展后备警力资源培养,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公安应用科研能力建设,深化学院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

(五)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以“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为契机,紧紧依托公安部“国际警务联络交流项目”,在“十三五”时期试点实施国际警务合作交流,以研讨会、高级别论坛、考察学习等形式,在教官培训、打击毒品、情报分享、能力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交流,促进学院开放办学、培养未来国际执法合作人才。2018年争取组织承办公安部“警务外交与‘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 联合西藏、新疆等有关警察院校和江苏师范大学藏族法治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开展汉藏双语公安执法业务培训交流,编写教程组织课题研究,拓展办学功能和服务大局的能力,切实满足民族地区公安机关及公安工作的需要。继续落实好公安部“东西合作素质强警”、“内地与香港警方培训交流合作计划”,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公安部在深圳、香港举办的武力使用教官培训。


四、分项建设任务(包括建设目标、内容、举措)



4.1体制机制创新与综合改革(1000字以内)


目标:以“厅院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建立完善学院章程、学院理事会、内部质量诊断体系、学术研究与评价体系、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院招生与公安机关招警协调机制等,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制度创新加快发展公安本科教育。

内容:加快完善出台学院章程,成立学院理事会,按照省公安厅“厅院一体化”决定,成立相关机构,落实各项工作;建立完善学院内部质量诊断与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革学术委员会工作机制,加快建立学院招生与公安机关招警协调机制,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主要举措:

1、成立学院理事会。依照学院章程,2017年成立由举办部门省公安厅领导、学院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的学院理事会,明确工作职责、议事规程,进一步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能力。

2、建立完善“厅院一体化”工作机制。2017年,建立由省公安厅政治部为主导、学院和各警种、部门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制订出台人员、设备、场地一体化实施方案和考核奖励办法,各系部主动与厅机关相关部门对接,制订五基地一中心运行办法。国保、治安、交通管理等专业实行业务系部和省厅业务部门融合共建,警犬技术和刑事技术专业实行厅院归口建设,围绕全省公安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由厅属各部门与学院共同开展专题调研、技术攻关、应用推广、课程研发等工作,并实行统一考核与奖惩。

3、制订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革方案。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成立专门工作委员会,研究制订符合我院办学实际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规划,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和步骤,落实自主诊改和复核,多层面、多维度解决办学过程中的问题。

4、建立公安专业招生与招警协调机制。在警犬技术和国内安全保卫两个专业实现定向招生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渠道。20172018年,争取建立技术侦察、网络信息安全监察、反恐等其他特殊专业岗位定向招生入警制度,保持定向招录培养规模,逐步提高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比例。

5、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就业服务中心。2017年正式成立教师发展中心,配备专职人员,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工作,提高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法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为学院整体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2   优质特色专业建设(1000字以内)


目标:以现有省部级特色(重点)公安类专业为基础,其他专业协调发   展, 突出公安类专业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公安专业为主、多种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重点建设好9个新设专业和3个普通专业,将禁毒、经济犯罪侦查专业立项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或公安部重点专业。将刑事技术实验室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建立健全院系两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将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全过程。继续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以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团队等项目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至2018年,建设10门校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思政精品课),建设3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

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提高科研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构建富有公安特色、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实验实训教学保障体系

主要举措:

1、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加强侦查、治安、警犬、网安等专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积极培育优质专业特色,形成独特的应用领域和技术支撑点,构建以公安专业为主体的优势特色专业群。警犬技术、网安察、国保、技侦、反恐怖等涉密性、技术性较强的特殊公安专业,逐步实行定向招生培养。

2、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分级分类建设。坚持“科学定位、分类建设、优化结构、夯实基础、提升内涵”的发展方向,全面开展“十三五”专业立项建设,对3个院级合格专业给予扶持,立项建设省部级重点特色专业;对9个新设专业立项建设为院级重点专业。

3、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学科专业建设管理体制,实行学院、系部、学科专业带头人三级管理,建立带头人和负责人负责制,实施目标管理,将人、财、物的支配使用权与职责和目标挂钩;构建以系部为主体的学科专业建设框架,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和评价制度,定期组织检查、评估与考核;建立经费、项目滚动管理机制,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成效;建立奖励制度,鼓励支持学科专业带头人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开展横向科研协作。

4、加强教学和科学研究,稳步提升教科研水平。创新教科研工作的管理、考核、激励和成果转化机制,以五基地一中心、十四个研究所为依托,组建科研创新团队,集中力量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重点项目;加强校局合作,突出前瞻性、应用性课题研究;鼓励和支持教学部门举办地方性、全国性学术会议,创造条件与国内外同类大学开展多层次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知名度。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重点建设具有公安特色的国内一流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实现厅院一体化运作,促进资源共享;切实加强院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制定并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充分利用院内外资源,不断拓展院局合作渠道,保证每个专业都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3教师队伍建设(1000字以内)


目标:建设一支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规模适度、能战会教,顺应公安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教官队伍。至2018年,专任教师达到320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正高职称所占比例达到1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达到10人,校级学科带头人达到20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达到40人,培养3—5名优秀领军人才。

内容:切实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重点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培养培育省部级学科带头人、省部级教学名师、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拔尖人才、后备军和教学团队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中的主力军作用。

主要举措: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学院制度,坚持师德师风考核与教学业务考核并重,在教师聘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学术道德承诺制度,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守学术诚信。

2、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着力加强重点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拓展知名学者专家参与学院科研工作途径,通过举办国内高级别学术论坛、学术讲座等活动,吸引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课题研究、实验室建设,带动重点学科建设。

3、完善人才双向交流机制。贯彻落实中央部委《关于实施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的通知》、公安部《关于公安院校教师参加公安业务实践和选聘公安机关骨干到公安院校任教的暂行办法》,每年选派8—10名骨干教师到公安实战部门挂职锻炼,同时选拔10名左右驻校教官,确保兼职驻校教官规模常年保持在100人左右。

4、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际国内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通过聘任兼职教授、特聘教授等方式邀请行业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实质性的学术科研合作。建立教授和青年教师之间传帮带机制,指导他们合理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优秀青年教师发现机制,组建重点研究团队,引导青年教师尽快进入科研主流和前沿

5、增加师资队伍建设投入规模。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教师培养、教师工作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实施“领军人才工程”和“教师全员培养计划”,引进与培养一批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两年内投入800万元用于引进学科专业领军人才、提升教师博士学历等层次及专业进修、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设立特聘教授、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专项基金。

6、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学院人事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提升专业化建设水平。从人本与效率相统一的人事管理高度出发,完善与教师需求层次相协调的动态服务机制、“人人参与”的人事管理互动机制、创新性人才培育激励机制等三大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在学院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4.4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1000字以内)

 

目标:以“厅院一体化”建设为动力,推进专业对公安实战、社会需求对接,夯实学院技术技能积累的基础,把学院建成全省公安技术技能积累的资源集聚地;深化校局合作,丰富学院技术技能积累的实践形式;开展后备警力资源培养,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公安应用科研能力建设,深化学院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注重公安文化传承与创新,强化学院技术技能积累的底蕴。到2018年,“厅院一体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服务实战、解决公安实际工作重大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为社会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内容:依托全省公安机关反恐、信息网络安全、禁毒、技术侦察、警犬五个训练基地和刑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完成一批省部级重大公安科研课题,与公安机关共同研发、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和技术专利,参与公安机关行政、刑事案件办理、维稳、执勤数量比“十二五”增长一倍,特别是刑事科学技术、特警、警犬技术、国内安全保卫、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等特殊专业形成战斗合力,为公安机关的技术支撑、文化支撑贡献率更高。

主要举措:

1、充分发挥“五基地一中心”和十四个研究所的优势资源,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厅院一体化”发展理念,通过教学、科研和办案的一体化运作,以及资金、资源和信息的一体化运用,促进学院技术技能积累。组织厅机关业务警种部门的高级科研人才和学院一流专业教师,利用配备的国内先进仪器设备,针对公安实战中出现的警综平台系统维护升级、模糊人像(车牌)识别、多波段光源在室外犯罪现场勘查中的合理应用、大城市流动人口跟踪管理等一系列急、难问题合力攻关,设计、开发5—10项技术专利或应用系统,为社会综合治理提供支撑。

2、以校局合作平台为载体,以刑事科学技术(技术侦察)、警犬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等技术型专业为引领,以形成多警种联合作战、提高公安机关处警能力为目标,丰富技术技能积累的实践形式。在全省14个市州公安机关、50余个试点县公安局,建立警犬支队、大队,将国际先进的警犬训练、繁殖、实战技术推广应用,同时与各级公安机关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特警、警犬、刑侦、治安多警种综合演练,参与各地区大要案件的侦破和重大犯罪嫌疑人的抓捕,形成一整套符合我省各地实际、经得起实战考验的多警种办案技战术体系,为全省社会治安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积极开展警营文化传承与创新,强化技术技能积累的底蕴。2017年,省公安厅将依托我院建成甘肃省警察博物馆、警察文化展览馆,这是我省公安事业和公安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为学院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搭建起一座崭新的平台。

 


4.5国际合作与交流(1000字以内)

 

目标:以“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为契机,抓住我省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节点的有利因素,紧紧依托公安部“国际警务联络交流项目”,在“十三五”时期试点实施国际警务合作交流,以研讨会、高级别论坛、考察学习等形式,在教官培训、打击毒品、情报分享、能力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交流,促进学院开放办学、培养未来国际执法合作人才。

内容:以警犬训练繁殖为引领,在与省公安厅深度融入的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和内容,邀请香港警察学院、俄罗斯内务部莫斯科警察大学加入,共同研究警犬训练繁殖和应用问题;继续落实好公安部“东西合作素质强警”、“内地与香港警方培训交流合作计划”,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公安部在深圳、香港举办的武力使用教官培训,同时积极争取该项目在我院落户,承办有关跨地区警务培训;以“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我省在丝绸之路所处有利位置,组织承办公安部“警务外交与‘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 重点研讨21世纪丝绸之路的安全保障、利益保护、警察等准军事力量的软运用、上海合作组织警务国际合作等,进一步提升学院在国内处的影响力;针对我省处于反恐维稳前沿、涉藏涉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执法环境对象及条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打击境外组织渗透工作需要加强的局面,联合西藏、新疆等有关警察院校和江苏师范大学藏族法治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开展汉藏双语公安执法业务培训交流,编写教程组织课题研究,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和服务大局的能力,切实满足民族地区公安机关及公安工作的需要。

主要举措:

1、积极联系、申报,在2017年举办全国或西部地区警犬工作会议,邀请香港、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执法部门参与,共同研究警犬训练繁殖和应用问题。

2、争取公安部和省公安厅政策支持,在2年内派出3—5名优秀教官、教学名师赴香港警察学院参加培训,同时邀请对方教官来学院考察交流,举办讲座、座谈,共同研究警察武力使用等相关问题。

3、积极争取公安部“国际警务联络交流项目”,力争在2018年承办由公安部、全国公安院校、澳大利亚、新西兰执法部门参加的国际警务联络高级别交流合作论坛,探讨进一步有效打击跨国犯罪,在追逃追赃、打击毒品、情报分享、能力建设等多个领域取得合作成果。

4、按照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建设法治公安的要求,认真研究分析我省及周边省份、国家和地区在反恐、国际执法合作方面的特殊性和复杂因素,同时解决民族地区、国边境执法工作的语言障碍,组织专门人员,联合西藏、新疆等有关警察院校和江苏师范大学藏族法治文化研究中心开展汉藏双语公安执法业务培训,编写《公安执法常法律汇编》《刑侦学专有术语汇编》《治安学专有术语汇编》《公安刑事执法基本流程》《公安行政执法基本流程》等5部双语教程。


4.6体现特色的其他举措(1000字以内)


一、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以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打牢师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思想根基,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从源头上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不断健全完善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强化教师“人民警察+人民教师”、学生“预备警察+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意识。创新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方式,与公安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丰富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及活动载体,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严格的警务化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公安部《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的管理原则,既体现公安院校学生管理特点,又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制定并严格落实《学生警务化管理规定》、《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生警务化管理规定》和《培训学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良好的教学、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学院注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培育和发展富有特色的学生社团,成立有学生会、警苑文学社、仪仗队、国旗护卫队、警务纠察队、思辩社、博雅轩书画社、风云武术队、舞蹈社、读书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二十余个学生社团组织。各社团在学院党委和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方针,积极配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和学生素质拓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公安部“警界之星”征文竞赛、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全省大学生书画联盟、全省高校摄影展、大运会、金城大专辩论赛、大学生禁毒志愿者乡村行等比赛活动,共获得团体和个人奖项68项。学生会被团省委、省直团工委授予“甘肃省优秀学生会”称号。《警苑》文学社两次被团省委、省学联评为“甘肃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

三、创新警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积极适应“大部门”“大警种”公安改革发展要求,建立完善适应高素质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实战需要的专业体系和公安民警培训模式。——在学历教育中,施行“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理念,建立以提高实战应用能力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流程,坚持贴近基层、贴近一线、贴近实战,加强案例教学、警务实训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和实战现场教学,培育学生实战意识,提升学生实战能力,促进专业教学与警务实战的“零距离”和“无缝衔接”。       ——在公安民警培训中,全面实施“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加强对不同层次、不同警种民警的需求调研,研究不同岗位民警的能力素质构成,制定分级分类训练计划和大纲,组织编写培训教材,科学设置训练内容,改进授课方式方法。凡在校培训民警,按照不同警种,均成建制分为大队、区队、中队,平时正常教学训练,遇有重大紧急案情,立即接受上级部门调遣,开赴一线参与处警,既解决了实战警力资源缺乏的问题,也锻炼了参训民警实战应用能力,实现了战训合一的警务人才培养理念。






五、组织保障


(包括组织机构、制度保障、资金投入等)

 

一、组织机构:一是依照学院章程,成立由学院举办方——省公安厅、学院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的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理事会,统筹、指导学院建设发展工作,对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审议,确保建设工作依法依章顺利进行,学院建设目标顺利实现。二是由成立“厅院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指导“厅院一体化”建设工作,确保“五基地一中心”运行顺畅。

二、制度保障:按照省公安厅关于加快推进“厅院一体化”建设的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订各项具体落实方案,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人员,确保办学定位及目标和学院发展愿景实现;按照学院章程,加强依法治校能力;按照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相关项目,落实各项工作,确保建设目标实现。

三、资金投入:一是充分利用德国政府“德国促进贷款”项目3千5百万欧元(2.7亿人民币),开展基础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实训场馆、“五基地一中心”和学院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达到建成西北一流校区环境、一流师资、一流实验实训场馆的目标;二是争取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建设资金;三是学院自筹资金,两年内投入800万元用于高层次师资引进、培养,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校局合作有关项目建设、国际警务合作项目建设等。

院校举办方

 

 

 

 

(章)

 

2017 年 4 月 10 日

甘肃省

教育厅

 

 

 

 

(章)

 

年    月    日

申报院校

联系方式

姓   名

冉育华

部门及职务

教务处副处长

办公室电话

5683353

传  真

5683330

手  机

13993158255

电子邮箱

718927828@qq.com


上一篇:四、学院办学情况综述

下一篇:没有了